施複亮(1899―1970),原名存統,曾用名方國昌、分亮;與鍾複光結婚後改名複亮,金華縣葉村人。家貧好學。1917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。五四運動後與俞秀鬆、沈乃熙等出版的《浙江新潮》,為浙江最早傳播馬列主義的刊物。1919年11月發表《非孝》一文,引起社會轟動,被開除出校。1920年6月,在上海與陳獨秀、俞秀鬆等共商成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。7月,因體弱去日本,休養兼學習,受陳獨秀指派任東京中共小組負責人。次年被捕並被驅逐回國。1922年,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,當選為中央書記,任團中央機關報《先驅》。次年,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代表大會後,離開團中央,到上海大學任教,同時兼任《民國日報》副刊《覺悟》。1925年,執教廣州中山大學、黃埔軍校、農-動講習所,後又任漢口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教官兼政治部主任。1927年8月,發表《悲痛中的自白》,聲明脫離中國共產黨。1928年初,與許德珩等組織本社,在《革命評論》、《民眾先鋒》等刊物上,著文反對蔣介石-,鼓吹爭取民權。曆任北京大學、北京師範大學、上海大陸大學、廣西大學教授,參加抗日救亡活動,係文化界救國會重要領導人之一。當局幾次企圖將其逮捕,於1933年下半年偕夫人回葉村居住一年半,讀書著作並參加勞動。抗日戰爭期間,任上海《文化戰線》主編、重慶南方印書館總、四川省銀行經濟研究室副處長,《四川經濟季刊》。抗日戰爭勝利後,參加籌建中國民主建國會,當選中央常務理事。1946年2月16日重慶較場口事件中,被國民黨特務打成重傷。1949年,參加籌備並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。建國後,曆任勞動部第一副部長,民建第一、二屆中央副主任委員。是第一、二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,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兼副秘書長,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常委。著有《中國現代經濟史》、《民豐抗戰論》等。
施複亮(1899―1970),原名存統,曾用名方國昌、分亮;與鍾複光結婚後改名複亮,金華縣葉村人。家貧好學。1917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。五四運動後與俞秀鬆、沈乃熙等出版的《浙江新潮》,為浙江最早傳播馬列主義的刊物。1919年11月發表《非孝》一文,引起社會轟動,被開除出校。1920年6月,在上海與陳獨秀、俞秀鬆等共商成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。7月,因體弱去日本,休養兼學習,受陳獨秀指派任東京中共小組負責人。次年被捕並被驅逐回國。1922年,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,當選為中央書記,任團中央機關報《先驅》。次年,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代表大會後,離開團中央,到上海大學任教,同時兼任《民國日報》副刊《覺悟》。1925年,執教廣州中山大學、黃埔軍校、農-動講習所,後又任漢口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教官兼政治部主任。1927年8月,發表《悲痛中的自白》,聲明脫離中國共產黨。1928年初,與許德珩等組織本社,在《革命評論》、《民眾先鋒》等刊物上,著文反對蔣介石-,鼓吹爭取民權。曆任北京大學、北京師範大學、上海大陸大學、廣西大學教授,參加抗日救亡活動,係文化界救國會重要領導人之一。當局幾次企圖將其逮捕,於1933年下半年偕夫人回葉村居住一年半,讀書著作並參加勞動。抗日戰爭期間,任上海《文化戰線》主編、重慶南方印書館總、四川省銀行經濟研究室副處長,《四川經濟季刊》。抗日戰爭勝利後,參加籌建中國民主建國會,當選中央常務理事。1946年2月16日重慶較場口事件中,被國民黨特務打成重傷。1949年,參加籌備並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。建國後,曆任勞動部第一副部長,民建第一、二屆中央副主任委員。是第一、二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,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兼副秘書長,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常委。著有《中國現代經濟史》、《民豐抗戰論》等。
人物關係:兒子:

施光南 (1940~1990)
相關院校:
廣西大學

黃埔軍校
同年(公元1899年)出生的名人:
吳士槐 (1899~1972) 浙江省金華浦江縣

張新錦 (1899~1927) 浙江省金華浦江縣

毛起 (1899~1961) 浙江省舟山岱山縣

張宗麟 (1899~1976) 浙江省紹興

曾省 (1899~1968) 浙江省溫州瑞安 + 更多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》
同年(公元1970年)去世的名人:
何琦 (1902~1970) 浙江省金華義烏市

徐恭典 (1892~1970) 浙江省衢州常山縣

毛以亨 (1894~1970) 浙江省衢州江山

何之泰 (1902~1970) 浙江省衢州龍遊

柴德賡 (1908~1970) 浙江省紹興諸暨

魏淇園 (1885~1970) 浙江省紹興嵊州 + 更多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》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评论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