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寒暉簡介資料(個人簡曆圖片)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1930年下半年又回到家鄉,在定縣民眾教育館工作,積極進行反帝反封建的宣傳活動,並為民間藝人整理加工定縣秧歌。是年冬,到定縣職業學校任教導主任兼國文教師,組織學生讀書會,閱讀進步書籍。1932年2月,應邀赴西安,任民眾教育館總務主任。後因病返回定縣,發起組織定縣戲劇研究社。1934年到定縣平民教育促進會文學部任職,編寫了許多通俗讀物,宣傳抗日救國思想,並為恢複和整頓定縣地下黨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。1936年夏再赴西安,從事教育及戲劇導演等工作。是年秋,創作了著名抗日歌曲《鬆花江上》,有力地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,成為動員千百萬人民英勇抗戰的號角。周恩來曾親自指揮東北軍和西北軍軍官唱這首歌曲,並在《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和任務》一文中說:“成千成萬的青年人無家可歸,無學可求,尤其是東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,一再地深受人世間的慘痛。一支名叫《鬆花江上》的歌曲,真使傷心的人斷腸。”
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,帶領西安二中、女中、女師等學校組織的劇團,到漢中一帶演出,進行抗日宣傳,並創作了許多救亡歌曲。1942年4月赴延安,任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秘書長、黨總支組織委員和文協大眾化工作委員會主任。5月,參加延安 。在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,填詞創作了《軍民大生產》等歌曲,深受歡迎。1946年3月11日病逝,遺體安葬於延安文化山上,陝甘寧邊區文協隆重舉行追悼會,並將他的部分作品出版為《張寒暉同誌遺作歌曲集》。定州市建有張寒暉紀念館。
張寒暉(1902~1946)原名藍璞,字含輝。定縣(今定州)西建陽村人。幼年即喜歡音樂。1919年入保定高等師範學校附中,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,開始寫作白話詩和劇本。1922年考入北京人藝戲劇專門學校,後又考入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戲劇係。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曾與藝專同學成立五五劇社,一度擔任該劇社主辦的《戲劇》周刊主編。同時,參加了反對 軍閥逮捕進步師生的鬥爭。1927年為躲避敵人的搜捕一度離開北京潛回家鄉,以教學為掩護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的主張。1929年10月,與熊佛西、章泯等人組織成立北平小劇院,任劇院執行委員會組織部主任,並創作了三幕話劇《黃綢衫》。
1930年下半年又回到家鄉,在定縣民眾教育館工作,積極進行反帝反封建的宣傳活動,並為民間藝人整理加工定縣秧歌。是年冬,到定縣職業學校任教導主任兼國文教師,組織學生讀書會,閱讀進步書籍。1932年2月,應邀赴西安,任民眾教育館總務主任。後因病返回定縣,發起組織定縣戲劇研究社。1934年到定縣平民教育促進會文學部任職,編寫了許多通俗讀物,宣傳抗日救國思想,並為恢複和整頓定縣地下黨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。1936年夏再赴西安,從事教育及戲劇導演等工作。是年秋,創作了著名抗日歌曲《鬆花江上》,有力地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,成為動員千百萬人民英勇抗戰的號角。周恩來曾親自指揮東北軍和西北軍軍官唱這首歌曲,並在《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和任務》一文中說:“成千成萬的青年人無家可歸,無學可求,尤其是東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,一再地深受人世間的慘痛。一支名叫《鬆花江上》的歌曲,真使傷心的人斷腸。”
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,帶領西安二中、女中、女師等學校組織的劇團,到漢中一帶演出,進行抗日宣傳,並創作了許多救亡歌曲。1942年4月赴延安,任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秘書長、黨總支組織委員和文協大眾化工作委員會主任。5月,參加延安 。在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,填詞創作了《軍民大生產》等歌曲,深受歡迎。1946年3月11日病逝,遺體安葬於延安文化山上,陝甘寧邊區文協隆重舉行追悼會,並將他的部分作品出版為《張寒暉同誌遺作歌曲集》。定州市建有張寒暉紀念館。
同年(公元1902年)出生的名人:





同年(公元1946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