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弘羊(前152年―前80年),洛陽人,出身於商人家庭。據《史記・平準書》等文獻載:“桑弘羊以心計,年十三,侍中。”年少之時,桑弘羊即成為皇帝身邊的侍從官。此後曆官數十年,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理財專家,偉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。
桑弘羊聰明伶俐,因能“言利事,析秋毫”,深得漢武帝賞識,漸被委以重任,曆任大農丞、大農令、搜粟都尉兼大司農等要職。其間,桑弘羊製定了一係列財政措施,為國家聚斂了豐厚的錢財物資,有力地支持了漢武帝的對外戰爭等政策。
漢武帝劉徹好大喜功,對漢初高祖劉邦等執行的針對匈奴的“和親”政策深感恥辱,決心發動對匈奴的戰爭,以雪舊恥。連年大規模的戰爭雖然取得了重大勝利,但是結果是“幹戈日滋”而“天下共其勞”,“費數十百萬”而“府庫益虛”。為了解決國家財政困難,元狩四年(前119年),漢武帝“以東郭鹹陽、孔僅為大農丞,領鹽鐵事;桑弘羊以計算用事,侍中”。桑弘羊協助東郭鹹陽和孔僅提出並製定了鹽鐵官營政策。之前,天下鹽鐵自由流通,不受任何限製。現在鹽鐵官營就是:將原隸屬於少府的鹽鐵轉歸大農令管轄,並改鹽鐵自由流通為國家專營,由國家壟斷和生產,私人不得經營。僅此一項,就為國家增加了不少財政收入,國家財力才慢慢有所增強。桑弘羊也逐漸被提升為大農丞、大農令,正式主管國家財政。
鹽鐵官營,為國家增加了財政收入,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。但這不足以完全解決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的狀況。為此,漢武帝時期還推行“算緡”和“告緡”政策。其實在桑弘羊任大農丞之前,已開始推行這一政策,但並沒有得到成效,在桑弘羊主持國家財政之後,才在全國雷厲風行地認真執行。所謂“算緡”,就是向工商業者和0者征收財產稅;而“告緡”則是鼓勵大家向朝廷告發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。算緡令一經推行,即遭到富商大賈們的強烈反抗,他們大多對這項政策采取 態度,或轉移或隱匿財產,不報或少報財產,造成稅收流失。對此,漢武帝又啟用告緡令。即一經有人告發,經調查屬實,被告者財產全部沒收,本人罰戍邊一年,而告發者可得沒收財產的一半。結果是“中家大抵皆遇告”,“得民財產以億計,奴婢以千萬數,田大縣數百頃,宅亦如之。於是,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”。西漢朝廷由此獲得了一筆巨額收入。
桑弘羊主持的另一重大財政政策就是取締貨幣私鑄,統一幣製。漢初,私鑄錢幣之風盛行,幣製十分混亂。結果是官幣、私幣同時流通,真偽並行,奸商、諸侯因鑄私幣而暴富,國家財政受到重大損失。武帝元鼎四年(前113年),根據桑弘羊的建議,把鑄幣權收歸中央。取消民間及郡國鑄幣權,令各郡國銷熔舊錢,將銅運送中央。通過這一係列政策,國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,中央財力大大提高,“天子北至朔方,東到太山,巡海上,並北邊以歸,所過賞賜,用帛百餘萬,錢金以巨萬計,皆取足大農”。
漢武帝去世後,其8歲的少子弗陵繼位,是為漢昭帝。根據武帝遺詔,霍光、桑弘羊、上官桀、金日�、田千秋共為顧命大臣。不久,就形成專權的霍光與桑弘羊、上官桀的對立。昭帝元鳳元年(前80年),皇家內部發生了爭奪皇位的鬥爭,是為“燕王之變”。很快,燕王等人暴露,- ,桑弘羊等人被霍光以謀反罪處死。
同年(公元前88年)去世的名人: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泰銖連續第四天下跌 泰國股市下跌 [阅读]
零跑汽車早盤漲近5% 去年營收同比大增92.06% [阅读]
華泰柏瑞中證滬港深品牌消費50ETF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,3月11日起恢複交易 [阅读]
嘉宏教育:鄭州經貿學院與河南先睿建築工程訂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[阅读]
中信證券:關稅擾動或推動銅價重回巔峰時刻 [阅读]
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!代表委員熱議高效化解消費糾紛 [阅读]
代表委員熱議綠色期貨市場建設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[阅读]
邦達亞洲:經濟數據表現良好 美元指數微幅收漲 [阅读]